驾驶车辆驶出隧道时会出现明适应现象
2025-07-26 20:32:29隧道是现代城市道路中不可避免的一种路段,而驾驶车辆经过隧道时有可能会出现“明适应现象”。那么,什么是“明适应现象”?它为何会出现?下面就跟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明适应现象”是指车辆在行驶于隧道内,突然驶出隧道时,由于外界环境亮度突然增大,驾驶员的视觉系统没有充分适应,会感觉到眼前的亮光很刺眼。这种现象又称“明暗适应不足”,是一种生理现象,是由于人眼的调整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从而引起的视觉致盲。在夜间或气象恶劣情况下,这种现象更容易发生。
那么,如何有效避免“明适应现象”呢?首先,驾驶员应提前减速,逐渐适应外界亮度的变化。其次,在夜间行车时,车辆的前灯应随时保持清洁、亮度适中,以避免产生车灯反射造成的视觉干扰。此外,在设计隧道时,也应考虑如何缓解驶出隧道时的明适应冲击。例如,增加出口立柱数量、增加出口照明灯等。
总之,对于司机来说,科学合理的驾驶习惯和行车安全意识十分重要。国家交通安全管理部门也应该在加强交通安全管理的同时,着力提高公路信息化、智能化和人性化水平,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广大驾驶员和行人的出行需求。
- 1. 机动车驾驶人可以一次性处理完毕同一辆机动车的多起交通违法行为记录,记分分值累积计算。正确错误
- 2. 如图所示,在环岛交叉路口发生的交通事故中,应由A车负全部责任。
正确错误
- 3. 驾驶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后,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正确错误
- 4. 机动车仪表板上如下图所示指示灯亮,提示右侧车门未关闭。
正确错误
- 5. 机动车驾驶人造成事故后逃逸构成犯罪的,吊销驾驶证且多长时间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A、5年内B、10年内C、终生D、20年内
- 6. 这个标志是何含义?
A、涵洞B、水渠C、桥梁D、隧道
- 7. 这个标志是何含义?
A、距无人看守铁路道口50米B、距有人看守铁路道口50米C、距无人看守铁路道口100米D、距有人看守铁路道口100米
- 8. 如图所示,夜间驾驶机动车与同方向行驶的前车距离较近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什么?
A、使用远光灯,有利于观察路面情况B、禁止使用远光灯,避免灯光照射至前车后视镜造成前车驾驶人眩目C、使用远光灯,有利于告知前方驾驶人后方有来车D、禁止使用远光灯,避免灯光照射至前车后视镜造成自己眩目
- 9. 驾驶机动车通过窄路、窄桥时,最高速度不能超过多少?A、60公里/小时B、50公里/小时C、40公里/小时D、30公里/小时
- 10. 机动车驾驶人在一个记分周期内累计记满多少分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将通知其参加满分学习、考试?A、6分B、9分C、12分D、24分
下载APP刷题 看2025新题库